2018年5月10日,由yl34511线路中心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ylzz总站线路检测承办的2018年第31期(总第696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yl34511线路中心千佛山校区岩土中心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受邀作为嘉宾,并作了题为《破坏准则与极限应变法在岩土和结构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坛由ylzz总站线路检测经理张庆松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坛。
郑院士首先由弹塑性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引出弹塑性材料受力的三个阶段—弹性状态、塑性状态、破坏状态—及受力过程中所遵循的屈服准则与破坏准则。基于材料破坏的定义与材料破坏的过程,他讲到了破坏函数、破坏面以及三种不同的破坏条件:屈瑞思卡破坏条件、米塞斯破坏条件、莫尔-库仑破坏条件等与材料破坏密切相关的内容。随后郑院士又以混凝土为例,向在场的师生讲述了如何由其强度求极限应变的方法,即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划分大量单元体、试件受力试验,再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可以得到某单元面贯穿导致整体破坏,那么该单元应变即为极限应变。结合大量的实例,郑院士详细介绍了极限应变法在边坡、隧洞、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中的应用。最后他认为经过不断的实验与研究,无论是计算材料安全系数与结构极限承载力、进行材料抗拉强度试验及混凝土应变监测等,通过极限应变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甚小,与利用其他传统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也比较相符,总而言之极限应变法是一种可靠的、值得大家积极研究的方法。
最后张庆松经理对郑颖人院士的出席以及同学们的积极互动表达了谢意,并对此次报告进行了总结。本次讲坛不仅仅开阔了土建师生的眼界,并且加深了同学们对于极限应变法的认识与理解,对土建学子未来的科研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在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坛圆满结束。(文/苏飘逸 图/周慧颖)
主讲人简介:
郑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专家。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力学、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科协副主席;现为顾问和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从事岩土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地下工程和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地下工程围岩力学、岩土塑性力学、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区域性土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编与参编国标和国军标8部,地标2部、发表论文500余篇,论文被引用21300次,著作15部,获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和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奖,水利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各一项,军队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十二项。